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Medicical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论著

  • 腓骨肌萎缩症患儿遗传表型分析并文献复习

    丁美丽;马辉;

    目的:分析腓骨肌萎缩症(CMT)患儿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CMT的临床表型特点及诊疗要点。方法:先证者为3例CMT患儿,均对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患儿神经电生理均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以脱髓鞘为主,基因检测均确诊为CMT。结论:CMT的临床表型变异较大,及早诊断和对症支持治疗可延缓患儿疾病发展进程。

    2025年08期 v.48;No.19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的研究进展

    张陇娟;王幸栓;

    糖尿病泌汗异常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所致。从中医表里辨证的基本理念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在治疗中秉持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学在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治疗中经验丰富及优势独特,通过辨证分型实施针对性治疗,不仅能够缓解出汗异常的表证,还可避免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2025年08期 v.48;No.19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指标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黄上林;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是甲状腺癌中的一种独特类型,研究其预后指标有助于对该病患者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治疗。近年来,关于PTMC预后指标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涉及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BRAF基因突变等关键要素。这些指标不仅影响治疗策略的制订,还是评估患者生存率和病情复发风险的重要依据。通过深入剖析这些预后指标,能够更精准地掌握患者病情,为其量身打造治疗方案。这样的精准医疗不仅能提升患者生存率,更能保障其生活质量,让其更有效地抗击疾病。

    2025年08期 v.48;No.19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医学

  •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针刀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习冬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针刀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11月溧阳市中医医院疼痛科门诊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颈椎曲度及屈伸活动度、疼痛程度、颈椎功能、生存质量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颈椎曲度和屈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针刀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减轻疼痛,缓解颈椎功能障碍,大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025年08期 v.48;No.19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例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老年患者院感案例

    邓斐;吴天成;陈慧娟;邓全英;

    文章详细报道了1例77岁基础疾病较多的男性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但仍因感染院内获得性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死亡的病例。通过对该病例感染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从感染源及传播途径、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进一步综合分析针对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院感防控措施,旨在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以降低类似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风险。

    2025年08期 v.48;No.193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维生素D3作为宿主导向治疗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龙荣;刘芳;文茜茜;张勇;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作为宿主导向治疗在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于铜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抗结核治疗)与观察组(标准抗结核治疗+维生素D_3辅助治疗),各30例。治疗后对比两组痰涂片阴转率、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和6个月后痰涂片阴转率均较高;观察组CD3~+、CD4~+水平、CD4~+/CD8~+较高,CD8~+水平较低;观察组IL-6、TNF-α水平较低,IL-10水平较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均<0.05)。结论:维生素D_3宿主导向治疗可改善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

    2025年08期 v.48;No.193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炎症指标联合GRACE评分在糖尿病合并AMI患者术后发生院内MACE中的预测价值

    黄存静;黄苟贞;周婉怡;罗达;

    目的:探讨新型炎症指标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91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这些患者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336例)。统计两组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通过ROC曲线评估各炎症指标联合GRACE评分对MACE的预测效能与相关性。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平均年龄较大,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水平、Killip分级、SII、NLP、PLR和GRACE评分均较高(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对MACE都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中SII的预测价值最高(P<0.05);糖尿病合并AMI患者SII(> 1142.92)、NLR(> 5.77)、PLR(> 134.72)较高时,患者年龄更大,空腹血糖水平更高,Killip分级和GRACE评分均更高,发生MACE的风险更大(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各新型炎症指标分别与GRACE评分联合使用时,对MACE的预测价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新型炎症指标联合GRACE评分对糖尿病合并AMI患者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

    2025年08期 v.48;No.19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下胰腺癌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陈红舟;王儒蓉;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下胰腺癌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上锦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诱导后采用0.33%罗哌卡因25 m L经超声引导下行后入路QLB,分析两组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于麻醉诱导前(T_0),两组NSE、5-HT、BDN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于术后第1天(T_1)、术后第3天(T_2)、术后第7天(T_3),观察组NSE、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8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延迟、呼吸抑制、术后谵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114,P=0.043);观察组尿潴留、伤口感染、胰瘘、腹腔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χ~2=5.165,P=0.023)。结论:超声引导下QLB应用于腹腔镜下胰腺癌手术麻醉中,能够有效改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5年08期 v.48;No.193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跟骨骨折行传统“L”形切口与跗骨窦小切口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刘坤;陈华;罗晓彬;杨洋;胡昭华;

    目的:比较传统“L”形切口与跗骨窦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L”形切口,n=40)和观察组(跗骨窦小切口,n=4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选择跗骨窦小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创伤并改善预后,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安全有效术式。

    2025年08期 v.48;No.19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陈莹;李雪;

    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波幅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纳入抑郁症组;选取健康受试者6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24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同时观察抑郁症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分析抑郁症组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HAMD-24评分、血清Hcy水平与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波幅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血清Hcy水平和HAMD-24评分高,N2、P3a、P3b潜伏期长,P3a、P3b波幅低(P均<0.05)。抑郁症组治疗4周后血清Hcy水平和HAMD-24评分显著下降,N2和P3a潜伏期缩短,P3a波幅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治疗8周后HAMD-24评分高,P3b潜伏期长,波幅低(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受教育年限与P3b潜伏期呈负相关;HAMD-24评分与N2、P3b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与P3b波幅呈负相关;HAMD-24评分与血清Hcy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清Hcy水平与P3b潜伏期呈正相关,与P3b波幅呈负相关。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Hcy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相关,且事件相关电位指标出现明显变化,该指标可为早期识别抑郁症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2025年08期 v.48;No.19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振动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影响

    康莉;王波;孙跃;李冬静;赵薇薇;

    目的:探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振动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4年4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FA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振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中文版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评定问卷(CAIT)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总稳定指数(OSI)、前后轴稳定指数(API)、左右轴稳定指数(MLI)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振动训练有利于提高FAI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踝关节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2025年08期 v.48;No.193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T联合MRI检查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归明霞;冯保光;归发彩;

    目的:探讨CT联合MRI检查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2月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肝细胞癌患者,对其进行CT、MRI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以及疾病鉴别的准确率。结果:CT、MRI单独检查对于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联合检查对于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较高,各项指标均比单独检查高(P<0.05)。CT、MRI单独检查对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T、MRI联合检查对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比单独检查高(P<0.05)。结论:CT联合MRI检查对于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2025年08期 v.48;No.193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骨代谢标志物对髋骨骨折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杨文君;侯云龙;姚玲玲;丁若雅;孙艳芳;

    目的:评估骨代谢标志物对髋骨骨折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4年在河南省周口骨科医院行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检测患者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C-末端交联肽(CTX)水平,以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简称为“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ROC曲线分析以确定各个标志物预测髋骨骨折手术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80例患者PⅠNP、BALP、OC、CTX水平均在术后1个月达到峰值、术后3个月下降,且术前水平最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PⅠNP水平与骨折愈合时间呈正相关(r=0.54,P<0.001),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r=0.46,P=0.003),与Harris评分呈负相关(r=-0.44,P<0.001);BALP、OC、CTX水平(r=-0.40,P=0.002;r=-0.35,P=0.008;r=-0.38,P=0.005)也呈现类似关联趋势,但相关系数略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ⅠNP水平是患者骨折愈合时间(β=-0.52,P<0.001)、并发症发生率(β=0.40,P=0.004)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1个月,PⅠNP水平预测髋骨骨折手术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CI:0.78~0.92),最佳截断值为178 ng/L,灵敏度为82.00%,特异度为86.00%;BALP、OC和CTX水平的AUC分别为0.78、0.76和0.77,灵敏度、特异度均低于80.00%。结论:PⅠNP水平的变化能够有效预测髋骨骨折手术患者预后,监测PⅠNP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术后预后不良高风险患者,利于临床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同时,BALP、OC和CTX作为辅助指标能更全面地评估患者骨代谢状态。

    2025年08期 v.48;No.19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bA1C、Ucr、IL-6、HMGB1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许华英;沈东华;陆恽;金燕;王煜芳;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肌酐(Ucr)、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K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经苏州市立医院临床诊断的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病例采集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根据尿白蛋白/肌酐(UACR)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4例)、DKD微量蛋白尿组(35例)以及DKD大量蛋白尿组(21例)。采集患者血液与尿液样本,并检测Hb A_1C、Ucr、IL-6和HMGB1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诊断DKD的效能。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DKD微量蛋白尿组和DKD大量蛋白尿组Hb A_1C、IL-6、HMGB1水平更高,Ucr水平更低(P均<0.05)。与DKD微量蛋白尿组相比,DKD大量蛋白尿组Hb A_1C、IL-6、HMGB1水平更高,Ucr水平更低(P均<0.05)。相对于单一检测,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DKD的效能更高[曲线下面积(AUC)=0.838,95%CI:0.660~0.757]。结论:Hb A_1C、Ucr、IL-6、HMGB1联合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DKD。

    2025年08期 v.48;No.19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叶艾青;刘阳;李娇;

    目的:探究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4年9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缩宫素组和联合组,各50例。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联合组胎儿娩出后给予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血红蛋白(H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缩宫素组(P<0.05)。联合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缩宫素组(P<0.05)。产后24 h,联合组Hb水平高于缩宫素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可减少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维持Hb的稳定,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8期 v.48;No.19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过氧化氢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席文辉;朱童;王焕丽;

    目的:探究在慢性感染性伤口治疗中采用过氧化氢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2024年12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35例)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试验组(36例)采用过氧化氢冲洗创面,并实施负压封闭引流。对比两组创面局部状况、创面愈合情况及创腔体积、肉芽组织覆盖率。结果:试验组疼痛、肿胀、腥臭气味、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负压引流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后创腔体积、肉芽组织覆盖率均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在慢性感染性伤口的治疗中采用过氧化氢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助于改善患者创面局部状况,加速创面愈合,缩小创腔体积,增加肉芽组织覆盖率,值得推广。

    2025年08期 v.48;No.193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抽动障碍与过敏原相关性的Meta分析

    华玉双;张兆全;

    目的:系统性探讨抽动障碍与过敏原之间关系。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有关抽动障碍和过敏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0评估研究文章。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食物过敏阳性率与抽动障碍的OR=1.16(95%CI:1.04~1.28);进行抗过敏治疗后,抽动症状评分得到改善(MD=-7.71,95%CI:-13.63~-1.79);鸡蛋过敏率与抽动障碍的OR=1.69(95%CI:1.27~2.24);牛奶过敏率与抽动障碍的OR=2.32(95%CI:1.35~3.99)。结论:抽动障碍与过敏密切相关,尤其以鸡蛋、牛奶等食物为主要过敏原,抗过敏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抽动症状,进一步证实过敏是引发抽动障碍的原因之一。

    2025年08期 v.48;No.193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

    李丛;徐玉敏;姜中惠;王芳;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给药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_2)、经皮血氧饱和度(Tc SO_2)均较对照组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较对照组低(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布地奈德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方案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血气指标,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年08期 v.48;No.193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精液质量及性激素浓度的影响

    晏湘山;李励献;李卓平;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精液质量及性激素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4年3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6例,按照不同术式和倾向性分配法分为A组(n=43,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和B组(n=43,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精液质量、性激素浓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精子密度、精子前向运动率、活动精子率均高于术前,且A组均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术前,且A组均低于B组(P<0.05);两组睾酮(T)水平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精液质量,调节性激素浓度,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2025年08期 v.48;No.19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王安柱;蒋辉;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价值。方法:将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在常规静脉镇痛的基础上加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照组仅行常规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血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较低(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有效减轻腹腔镜直肠癌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快速康复提供支持。

    2025年08期 v.48;No.193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与切除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王轩;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与切除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7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4周,观察组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术后2周膝关节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量表主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2周时,两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中,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相较于切除术,在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及延缓关节退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025年08期 v.48;No.193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孔祥璀;冯丽;曹权;潘光明;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各肿瘤标志物、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2025年08期 v.48;No.19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蓝梅金;卢娟;张雪花;

    目的:分析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MHD患者,依据肌少症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组(29例)与非肌少症组(81例),比较两组检测指标,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年龄、透龄、改良定量主观评估表(MQSGA)评分、身体质量指数(BM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s-CRP水平升高、透龄增加、MQSGA评分升高、年龄增长及BMI降低是导致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360、1.027、1.421、1.251、1.553,P<0.05)。结论:MHD患者肌少症患病率较高,年龄> 60岁患者风险更高;hs-CRP水平升高、透龄增加、MQSGA评分升高及BMI降低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2025年08期 v.48;No.19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性刮宫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差异

    刘莹;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诊断性刮宫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行诊断性刮宫,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术前、术后组织学分型、分级、分期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71例患者术前诊断性刮宫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的组织学类型相符率为87.32%(62/71)。术前诊断性刮宫组织学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的例数分别为32例、19例及20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组织学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的例数分别为27例、30例及14例,相符率分别为84.38%、63.33%及70.00%。术前诊断性刮宫组织学分级为G1级、G2级、G3级的例数分别为33例、27例及11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组织学分级为G1级、G2级、G3级的例数分别为20例、36例及15例,相符率分别为60.61%、75.00%及73.33%。术前与术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及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性刮宫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在组织学分型、分级及分期中存在差异,实验室指标水平亦不一致,需联合其他诊断方法提升诊断准确性。

    2025年08期 v.48;No.193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胸骨后路径与食管床路径管状胃重建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雷涛;

    目的:对比经胸骨后路径与食管床路径管状胃重建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食管癌根治术中,给予对照组食管床路径管状胃重建术,给予观察组经胸骨后路径管状胃重建术,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总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经胸骨后路径管状胃重建术较食管床路径管状胃重建术更具优势,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年08期 v.48;No.193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杨文哲;周威;周勇;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1例剖宫产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0例),术中分别采用罗哌卡因、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更短,镇痛持续时间更长,麻醉效果优良率更高(P均<0.05)。术后2 h(T_2)、术后6 h(T_3)和术后12 h(T_4)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更低(P<0.05)。与麻醉前15 min相比,麻醉后15 min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降低,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提高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术后疼痛,且不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2025年08期 v.48;No.19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光辅助孵化中不同透明带切割范围对冷冻胚胎/囊胚复苏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东;李静;吴喆;郝白露;黄勇;林悠悠;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中不同透明带切割范围对冷冻胚胎/囊胚复苏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13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低龄组(<35岁)和高龄组(≥35岁),分析不同透明带切割范围、移植数量对不同年龄胚胎/囊胚复苏移植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低龄组中,1/2切割厚度患者临床妊娠率高于2/3切割厚度患者(P<0.05);低龄组1/2切割厚度患者临床妊娠率高于高龄组1/2切割厚度患者(P<0.05)。高龄组和低龄组不同囊胚切割周长患者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移植1枚或2枚囊胚的不同囊胚切割周长患者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低龄组1/2切割厚度患者活产率高于高龄组(P<0.05)。1/5囊胚切割周长患者活产率高于1/4囊胚切割周长患者(P<0.05)。移植2枚1/3囊胚切割周长、1/5囊胚切割周长患者活产率高于移植1枚1/3囊胚切割周长、1/5囊胚切割周长患者(P<0.05)。结论:透明带切割范围对激光辅助孵化的冷冻胚胎/囊胚复苏移植后成功率有一定影响,且与年龄相关,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最优的透明带切割方法。

    2025年08期 v.48;No.19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杨鸿圣;俞石芳;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预测用血及合理备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肺移植的139例患者。根据围手术期输血情况,分为大量输血组和非大量输血组。分析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大量输血的效能。结果:大量输血组手术时长长于非大量输血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非大量输血组,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低于非大量输血组,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非大量输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水平低、手术时长长和术中出血量大是导致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术前Hb水平、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联合预测大量输血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861。结论:术前Hb水平低、手术时长长和术中出血量大是导致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将这三项指标联合用于预测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价值较高。

    2025年08期 v.48;No.19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与临床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谭焱兰;安涛;王春燕;胡军莲;

    目的: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就诊于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102例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随机分组,分为常规营养支持组(52例,营养支持治疗)及生长激素治疗组(50例,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年后,生长激素治疗组患儿身高发育情况优于常规营养支持组(P<0.05);治疗1年后,生长激素治疗组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高于常规营养支持组(P<0.05)。结论:对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身高发育并提高生长因子水平,安全性良好且疗效显著。

    2025年08期 v.48;No.19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IL-1β、IL-17水平的影响

    陈艳芳;张子勇;

    目的:探析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40例MM患者,对所有患者均使用来那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例疗效为完全缓解、20例疗效为部分缓解、5例疗效为稳定、2例疗效为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HGB)水平更高,血沉(ESR)、β_2微球蛋白(β_2-MG)、肌酐(Cre)水平均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更低(P<0.05)。治疗期间,患者中2例发生乏力、1例发生白细胞减少、3例发生消化道症状、2例发生神经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结论:来那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MM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肝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2025年08期 v.48;No.193 100-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rt-PA与尿激酶在成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蒋莎莎;宋君梅;鄢地丽;

    目的:对比阿替普酶(r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成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4年10月收治的80例成年ACI患者临床资料,按使用溶栓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使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血清指标、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rt-PA、尿激酶治疗成年ACI患者均可有效调节血清指标水平,但rt-PA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出血事件少。

    2025年08期 v.48;No.193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rb-bFGF联合利多卡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CCL11、MUC1及Treg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刘佳丽;

    目的: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 FGF)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对患者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1(CCL11)、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及Treg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阳城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2例RAU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rb-b FGF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CCL11、MUC1、Treg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病灶愈合、疼痛消失及进食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CCL11、MUCI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1周后两组CD3~+、CD4~+、CD8~+值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近(P > 0.05)。结论:rb-b FGF联合利多卡因治疗RAU的疗效确切,可缩短疾病康复时间,调节血清CCL11、MUC1及Treg细胞因子水平。

    2025年08期 v.48;No.19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学

  • 健脾转化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郝传传;刘金;吕俊秀;

    目的:观察健脾转化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CAG合并Hp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设计中,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健脾转化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中医症状积分、Hp清除率、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及次要症状积分对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Hp根除率方面,治疗组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转化汤治疗CAG合并Hp感染,可明显改善中医症状评分及Hp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8期 v.48;No.193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体辨证指导下激痛点推拿对老年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颈肩部疼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姚林玲;庄杜津;

    目的:分析五体辨证指导下激痛点推拿对老年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CMPS)患者颈肩部疼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4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CMP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五体辨证指导下激痛点推拿治疗,对比两组颈肩部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及肢体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定指数(PRI)、现在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肩前屈、后伸、外展关节活动度(ROM)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给予老年CMPS患者五体辨证指导下激痛点推拿治疗可明显减轻颈肩部疼痛,增加ROM,改善颈椎功能及肢体功能。

    2025年08期 v.48;No.193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远志皂苷元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改善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金海南;代龙珠;张雅琳;陈牧;王重阳;延光海;金永德;

    目的:探究远志皂苷元(TEN)通过调节线粒体自噬对变应性鼻炎(AR)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6~8周龄的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将小鼠分为四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TEN低剂量组(8 mg/kg)、TEN高剂量组(16 mg/kg)。对OVA组、TEN低剂量组、TEN高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OVA和氢氧化铝佐剂混合液,对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致敏后第21至27天,对TEN低剂量组、TEN高剂量组小鼠在每次OVA滴鼻激发前2 h注射TEN,对对照组小鼠用等量的PBS滴鼻。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鼻组织的病理变化,以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线粒体活性氧来检测线粒体的损伤情况。结果:AR小鼠打喷嚏和挠鼻的频率明显增加,鼻黏膜下层显著增厚且嗜酸性粒细胞堆积,但在TEN治疗后,这些现象被逆转。TEN可激活线粒体自噬,使相关自噬蛋白表达增加。在细胞实验中,TEN可通过介导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活性来影响线粒体自噬,从而缓解AR。结论:TEN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从而缓解AR。

    2025年08期 v.48;No.193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

  • 小组制Seminar教学模式对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

    张珍珍;孙卫婧;李玲玲;于康军;

    目的:研究小组制Seminar教学模式对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24年9月—12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119名高职二年级护理学生,分为研究组(60名,采用小组制Seminar教学模式)和对照组(59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评价的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评价均更优(P<0.05)。结论:将小组制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理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025年08期 v.48;No.193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BL联合MDT教学法在肝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及考核情况

    洪茵;邢燕春;周腾;

    目的:分析案例教学法(CBL)联合多学科联合诊治(MDT)教学法对实习医师在肝癌临床教学中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黄山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50名实习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n=25,采用传统教学法)与研究组(n=25,采用CBL联合MDT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教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联合MDT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实习医师在肝癌临床教学中的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2025年08期 v.48;No.193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培养卓越公共卫生医师为导向的免疫学教学创新与实践

    徐缓;

    免疫学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免疫学知识的积累与掌握对学生今后从事传染病防治、疾病早期诊断、慢性病综合防控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工作非常重要,但传统的免疫学教材与教学方法难以凸显预防医学的学科特色。为了适应卓越公共卫生医师的培养,在讲授免疫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介绍免疫学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运用双轨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三维成绩评价体系等创新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上提出了新的对策和思路。

    2025年08期 v.48;No.193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翻转课堂用于康复治疗专业医学生作业治疗学教学中的研究

    林玮佳;

    目的:探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作业治疗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2022级22-1班(对照组,n=48)和22-2班(试验组,n=46)学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实施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成绩、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参与度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后,试验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参与度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治疗专业作业治疗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

    2025年08期 v.48;No.193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系统康复干预在严重肺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小娟;周晓莉;赵露露;闫倩倩;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早期系统康复干预在严重肺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ICU收治的96例严重肺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2023年2月—8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干预),将2023年9月—2024年4月入院的患者设为试验组(48例,在接受标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系统康复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试验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肺不张、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ICU停留时间和ICU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系统康复干预在严重肺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2025年08期 v.48;No.193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面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吕艳红;许宝珠;颜碧专;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33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2例)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指标[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睡眠质量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护理干预效果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均更高(P<0.05),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有利于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提高护理依从性,保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5年08期 v.48;No.193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叙事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黄慧;赵云燕;朱颖;陈慧;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4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接收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筛选出100例作为研究样本,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应对策略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应对方式为面对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应对方式为屈服患者的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叙事护理,能够显著缓解其负面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治疗态度,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8期 v.48;No.193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分期运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效果

    吴寿美;周莹;黎张双子;

    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中采用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分期运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治疗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12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100例)采用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分期运动进行护理。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中,采用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分期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2025年08期 v.48;No.193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结合营养管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潘婉玉;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联合营养管理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联合营养管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放射性食管炎、食管狭窄等)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联合营养管理可降低食管癌放疗患者并发症风险,改善营养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25年08期 v.48;No.193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CW理论下的早期阶段性康复护理结合延续性护理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慢性意识障碍患儿并发症的影响

    王亚乐;韩亮;杨丽;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行为改变轮(BCW)理论下的早期阶段性康复护理结合延续性护理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慢性意识障碍(p Do C)患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8例病毒性脑炎合并p Do C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观察组采用基于BCW理论下的早期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意识障碍改善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BCW理论下的早期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合并p Do C患儿意识障碍程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年08期 v.48;No.193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成组闭环的AB角色管理在主动脉夹层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程妍;谢丽梅;

    目的:探讨基于成组闭环的AB角色管理在主动脉夹层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于2022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主动脉夹层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时间进行分组,将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将2023年6月—2024年5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基于成组闭环的AB角色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和主动脉夹层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更高(P均<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危重患者实施基于成组闭环的AB角色管理可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2025年08期 v.48;No.193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见性护理对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化疗并发症的影响

    廖惠珑;黄月彩;罗秀燕;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对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化疗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化疗患者,按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0例)和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30例)。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血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高(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低(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化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2025年08期 v.48;No.193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eCASH理念结合赋能授权理论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干预中的效果

    谢丽丽;

    目的:观察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干预中实施e CASH理念结合赋能授权理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肝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干预。研究组在e CASH理念结合赋能授权理论下实施围手术期干预。以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作为评估指标,综合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干预中实施e CASH理念结合赋能授权理论的效果明显。

    2025年08期 v.48;No.193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